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地质学论文_202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

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3月30日 19:20: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2021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1.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试采取得突破性进展 2. 基本建立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并完成山水林田湖草
文章目录

一、2021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1.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试采取得突破性进展

2. 基本建立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并完成山水林田湖草年度调查评价

3. 论证编制完成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并获国务院批准实施

4. 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支撑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5. 首次完成并发布全球锂钴镍锡钾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和中国矿业50指数研究报告

6. 黔西南石炭系页岩气调查首获工业气流

7.《中国矿产地质志》省级志书编撰全面完成

8. 地球科学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云3.0”上线服务

9. 首次认定并发布全国26个地质文化村与30处天然富硒土地有力支撑服务乡村振兴

1 0. 初步建立国家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网络

二、2021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1.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获得最年轻火山活动年龄刷新月球演化认知

2. 我国首套大深度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成功研发并应用

3. 深海探测技术获重大突破

4. 地球物质铅同位素组成新认识推动铅原子量修订并获国际专业机构采纳

5. 深部矿产资源智能预测理论方法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

6.5000 m智能地质钻探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成功并应用

7. 岩心多参数数字化技术设备研发成功

8. 滇黔相邻区沉积型稀土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9. 西北地区构造-古地理重建取得重大进展

1 0. 深部热能原位开采与储层强化增产技术研发成功并应用

文章摘要:<正>一、2021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1.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试采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成果由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与试采科技攻坚战指挥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文冬光、张二勇、王贵玲,叶成明、王稳石、李旭峰、金显鹏、吴海东、唐显春、张重远、翁炜、梁明星、李宽、张炜、周策等参加完成。其主要进展及创新:(1)突破循环连通采热、储层监测评价、高效发电等关键技术,完成青海共和干热岩试采井组三井连通试验。(2)建立地面换热系统和发电工程,初步建成青海共和干热岩勘查试采示范基地。(3)形成基于实时监测与动态风险评价的以控制井口压力、控制累计液量为核心的诱发地震双重控制技术,建成我国首套基于工程开发的诱发地震实时监测预报平台系统。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P621

文章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网址: http://www.dztcyyjbjb.cn/qikandaodu/2022/0330/604.html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_我国完成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下一篇: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_苏南都市圈城市地下空间资

地质调查与研究投稿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 地质调查与研究版面费 |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发表 | 地质调查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