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距今约1.8亿年!中国化石揭示最古老的昆虫“婚飞

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03日 17:4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总台央视记者 郑玮玮) △石梯组保存的蜉蝣集群 【来源:长江网_天下】 【编辑:符樱】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广西地质调查院等合作,在广西贺州市西湾

(总台央视记者 郑玮玮)

△石梯组保存的蜉蝣集群

【来源:长江网_天下】

【编辑:符樱】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广西地质调查院等合作,在广西贺州市西湾盆地下侏罗统石梯组中发现了丰富的海陆相动植物化石。通过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研究人员将石梯组发现的鲨鱼卵鞘、昆虫以及植物等化石与前人报道过的其他化石综合命名为“西湾生物群”。在石梯组中,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层壮观的蜉蝣成虫集群化石,蜉蝣个体数量高达数百只。这些蜉蝣归入沙蜉科,属于蜉蝣的基干类群,这是沙蜉科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并且是该科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化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很多年前,人们就观察到昆虫羽化之后集群繁殖的现象,这种行为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婚飞”。那么昆虫的婚飞行为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发现,最早的昆虫婚飞行为距今约有1.8亿年。

该成果为深入了解中生代湖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演化历程,以及水-陆生态系统间的联系提供了重要证据。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地质学》和《历史生物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张前旗介绍,蜉蝣成虫之后它存活的时间是特别短的,也就几个小时到几天的时间之内,地质历史时期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还要在几天的时间之内保存,所以说就非常非常难得,此前全世界范围之内没有发现此类蜉蝣集群化石。

文章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网址: http://www.dztcyyjbjb.cn/zonghexinwen/2022/0603/630.html



上一篇:地质科学研究院受邀开展湖北郧阳新发现恐龙蛋
下一篇:科学家发现1.8亿年前蜉蝣“飞行婚礼”化石

地质调查与研究投稿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 地质调查与研究版面费 |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发表 | 地质调查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