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江西省地质局一课题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08日 18:0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次评审会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举办,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蔡美峰以及省内资深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由毛景文院士担

本次评审会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举办,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蔡美峰以及省内资深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由毛景文院士担任组长。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处、科信处,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评审会。

评审会上,专家组对项目负责人系统介绍的研究取得主要成果表示了认可,对朱溪地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解剖朱溪钨铜矿床形成机制提供了广阔思路。(曾闰灵)

《塔前—朱溪矿田成矿作用与典型矿床研究》课题是下属于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江西省武宁县青岭钨铜多金属矿普查”和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国家科技奖后备项目培育计划“赣北巨量钨多金属富集成矿与关键勘查技术研究”的5个科研课题之一。系统解剖朱溪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勘查模型和掌握矿体定位预测技术,进行成矿预测,为在赣北全面开展钨多金属矿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该项目研究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主要成果有:发现并查明朱溪钨矿WO3资源量363万吨(品位0.537%),为世界最大钨矿床。塔前—朱溪地区岩浆岩共分为3个侵入期次,分别为晋宁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其中燕山期岩浆作用细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三期重要钨铜矿成矿作用。该项目深入研究了该区推覆构造的控岩控矿作用,探讨了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形成时代以及钨铜共生的富集机制,建立了上脉下体、上铜下钨、钨铜共生的矿床模式,构建了朱溪式“脉面层体”找矿模型等七项模式。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日,江西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自然资源调查院传来喜讯,该院承办的《塔前—朱溪矿田成矿作用与典型矿床研究》课题成果报告通过专家组评审,该成果被认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网址: http://www.dztcyyjbjb.cn/zonghexinwen/2022/0708/640.html



上一篇:5G网络技术保障天坑科考行顺利进行
下一篇:2022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自然资源展

地质调查与研究投稿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 地质调查与研究版面费 |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发表 | 地质调查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